查看原文
其他

真爱or狗狗?从渋谷「忠犬八公像」的故事到都市纪念性景观雕塑

LAN 第四轮廓线
2024-08-29

「单日谈』SP特别版2





第9期:都市景观应当反映当地人真实的生活情感!



序言:「忠犬ハチ公銅像」


上周「奇葩说」针对「好不容易追到的真爱很怕狗,要不要把我的狗狗送走?」进行激烈的辩论,两位教授分别从哲学与经济学的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刘教授说:为什么今天的主角成了狗,而不是真爱,我们描述了那么多对于狗的热爱,但是关于“真爱”的描述,却是那么的苍白和抽象?薛教授则认为:狗是“低预期”“高稳定”的投资项目;而“真爱”则是“高预期”“低稳定”的投资项目。现代人好像变得更加精明或者说是更加脆弱了,似乎在关乎情感的话题下也要精确的计算投资回报比。狗的态度似乎更加简单,以一种几乎最纯粹的感情回报主人,人类无法完全做到对等,但对于这种感情的追求却不应该被时代的洪流所冲淡,或许,这就是我们为八公塑像的原因吧...


生与死的距离,对于一条狗来说,它无法参透,它只相信,他的主人会回来。它的生命如一注流水,一点一点在车站的青石台上年复一年地流逝。作为一只狗,它有它的原则,不离不弃,不论生老病死。它卧在这里,十年,透彻成一种风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by 忠犬八公電影台詞


位于东京都渋谷区渋谷车站的站前广场上,在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的角落,八公默默的守望这里,期待主人某日归来。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忠犬八公了解这个城市景观雕像背后所包含的狗与主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故事从1923年11月10日说起...




忠犬八公像 | © 第四
轮廓线


设计者安藤士氏(第二代)

项目地点:东京都渋谷区渋谷駅

存在时间:1947~至今





纪念性都市景观塑造

从东京渋谷街头「忠犬八公像」的故事说起


初次相识

八公与上野英三郎博士


1923年11月10日八公出生于秋田県大館市,出生约50天后,八公被送往东京寻找他的主人,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上野英三郎博士。开始了最初快乐的生活,因为博士先生每天需要去学校上班,所以八公每天都会和主人一起出门,一直把主人送到渋谷车站的检票口,并且摇着尾巴目送主人坐车去上班,当然,每到傍晚时也会准时的出现在出站口等待主人的归来,每当在人群中看到主人,便会开心的追过去,并且一步不离的一起回家。


大正时期的渋谷|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正时期的渋谷|图片来源于网络





意外

仅仅过了一年零四个月

博士与八公的缘分只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1925年5月21日在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日子,博士与八公一起来到大学农学部校门口,傍晚八公就在校门口等着博士下班,然而等了很久之后却没有看到博士的身影。八公以为主人像往常一样去车站了,于是它又跑到渋谷车站等待主人的出现,他在一个又一个下车的人当中寻找主人的身影,然而不幸的是主人在学校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3岁。八公现在并不知道这一切,它一直在车站等,虽然八公并不能理解人类的语言,车站的工作人员也只能劝说它回家去吧,你的主人不会再来了。


一时间接受不了现实的八公,在主人的葬礼期间什么都吃不下,除了和往常一样去车站等主人回家以外就是窝在放置主人最后穿的那身衣服的存放处。博士逝去后,传言八公和博士的妻子一起生活在世田谷,也有被送到日本橋伝馬町的说法。但是无论在哪里,每天八公都会准时出现在原来的车站,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总是一边看着主人之前经常坐的那辆列车,一边期盼着主人今天能够从列车上下来与它重逢。


等待中的八公|图片来源于网络





守望

这里成为八公生命中最快乐的地方

之后,八公被浅草的亲戚接管,但是也许是因为看到八公每天要经过遥远的路程去车站,外表上所表现出来的失望,1927年秋天亲戚决定将八公转移到了位于原先上野博士家附近富ヶ谷的小林菊次郎家中,小林菊次郎是原先帮助上野博士打理院子的植木职人。

为了能够与主人重逢,八公每天上午9点左右到达车站,然后在下午4点左右再次来到车站。有一天,在像往常一样在等主人的时候,一只流浪狗突然来袭并遭到袭击。那时,他的耳朵严重受伤,伤口使他的左耳垂下。但依旧没有停止守望,就这样一直持续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对于八公来说,这里是能够与主人相遇的特别的场所,即便再也见不到主人样子。

在这段时间里,每天路过这里的人渐渐被八公的行为所感动,经常会有一些人投放一些食物和水给八公,虽然有时也会受到一些人的驱赶,但更多的人还是以善意来对待八公。但是八公的眼睛总是朝向列车的方向,就像是什么时候上野博士就会从车上走下来一样。根据当时车站站员的记录「忠犬ハチ公記録」,当时的车站工作人员还专门照顾它,有时还会让它在站内睡觉过夜。


等待中的八公|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公与周边市民|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5年3月8日上午6点左右,10年左右的守望结束了,八公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已经变冷的身体在渋谷川旁的稲荷橋被人发现,享年11岁。可是为什么八公会去平时不怎么涉足的地方呢?可能是它想去和这么多年来生活在这附近的照顾过它的人告别,也有人说是因为它不想让人们为它担心





忠犬八公的雕像

希望能够一直在车站守候着主人归来

1932年,东京朝日新闻以「いとしや老犬物語」(一只可爱年迈犬的故事)将八公的故事传播给世人,当时还专门有人去渋谷车站看望八公。1934年八公的故事还被列入小学校的教科书,它的行为深深感动了世人。于是在1934年人们自愿为它塑像,由雕刻家安藤照氏来完成八公的铜像,并把它设置在它一直等待上野博士归来的地方的附近。


第一代八公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遗憾的是在不久后的二战时期,此铜像被融化用于工业生产,在之后,1947年8月经第一代八公像的作者安藤照氏的儿子安藤士氏之手,第二代的八公像被创造出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那个雕像。该雕像在1985年站前广场扩建时被移动到今天的地方。





一种关乎市民生活的景观

纪念性景观的塑造与都市记忆再现


忠犬八公的故事如今被翻拍成电影被大家所认识,该塑像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文化标志与旅游打卡地。城市之所以变得丰富与精彩来源于当地所发生的一系列普通人的故事。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会为物理空间赋予巨大的能量,故事使得这里变得与众不同。


城市文化应该回归到市井生活中去,以都市记忆为出发点的景观塑造方式要比手法堆叠与均质化的操作更能激发一个地区的活力。如今生活在此处的人与路过的人可能会不自觉的想起这个故事。


忠犬八公像前‍ | © 第四轮廓线



代々木公園| © 第四轮廓线


回到文章开头,正如两位教授想要表达的,在今天的这个世界中,所有人都在拼命的计算投入与回报,甚至连关乎情感的话题都试图用定量的方式来进行判断,所有真挚的感觉在这样的评级体系下变得黯然失色。八公像提醒着我们,还有一种最为纯粹而真挚的情感值得我们去追求。


如果城市中能有更多类似的风景,以一种叙事的方式,记录城市记忆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可能也是理想都市景观的一种表达方式。最后借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里的一句台词:


“我拾到了上帝遗落凡间的信笺,上面列着上帝为众人安排的命运,我任一切顺其自然,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去往何方,总有人接替我而来,生生不息。”






图片资料来源未标明既为来源于网络


文章内容基于「意外と知られていない忠犬ハチ公の最期」





「单日谈』SP特别版2



看似是一句有用的废话,可能只是因为立场不同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看同一句话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奇妙解读!


期待每一个人的独特思考!

(每周一更新)欢迎关注!


???看看有用的废话都长什么样吧...

   见!


往期精彩回顾





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居然有这么多门道?
注重过程,而不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

如果房子被推倒,我们的家还在吗?从伊东丰雄「中野本町の家」再出发

为什么说建筑是街道的外墙?

建筑一定要以人为本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四轮廓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